网上融资市场掀起上海个人贷款新风波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
随着互联网和IT技术的发展,以及银企供求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大批急需信贷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选择将需求信息发布到网上、通过网络平台寻求信贷资金。
也正因此,网络融资市场随之升温,一场虚拟空间中的金融竞争也将掀起帷幕。
网络融资
何为网络融资?
“这是一种建立在网络中介服务基础上的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活动。贷款人通过在网上填写贷款需求申请与企业信息等资料,借助第三方平台或直接向金融机构提出贷款申请,再经金融机构审核批准后发放贷款,是一种数字化的新型融资方式。”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研究了办贷业务流程后,他尝试着在网上提交着贷款申请:点击“我要贷款”按钮,进入贷款页面——点击“我要融资”按钮,从所显示的金融产品列表中,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信贷产品——按系统提示,填写贷款用途、贷款金额、贷款说明等信息,点击“提交”按钮,提交贷款申请……
出乎张少鹏意料的是,通过这种网上贷款的方式,他很快就获得了笔、100万元的无抵押贷款。
“中小企业—地方网络融资平台—银行”。 谁的江湖?
除却直接在网上对中小企业放贷的民间融资平台,开展网络融资成了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商业银行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一条得力渠道。其向中小企业提供网络融资的方式大致有两种,其一是通过自身的网银系统开办网上贷款服务;其二,是与第三方中介服务机构合作,借助第三方的平台向有信贷需求的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例如,工商银行便是借助自身的网络融资渠道,在中小企业网络融资这一市场中赚了个“盆满钵盈”——该行日前在网上发布的消息称,截至2010年末,该行通过“网贷通”为至少15万户小企业提供了融资服务,贷款余额近900亿元,比2010年年初增长了近20倍。
工商银行采取的方式是将信贷业务与网上银行渠道相结合,研发推出了“网贷通”业务。据介绍,“网贷通”业务主要面向小企业客户,贷款额度可达3000万元,最长可在两年内循环使用。由于贷款申请、提款、还款等环节均可通过网上银行完成,款项实时到账,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企业实现贷款的一次申请、实时提款、随时还款和额度循环使用。
“由于‘网贷通’业务基本上是通过网上银行平台由客户自主操作,有利于节省银行的人力物力成本,提高资产收益水平。按照工商银行的统计,该行对小企业定价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利率平均为8.3%。”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值得关注的是,网络融资业务的迅速发展并没有影响到该行的资产质量——到2010年末,该行资产不良率仅为0.08%。
但即便如此,银行直接与企业在网上融资的方式仍属少数。相比之下,在网络贷款市场中,较为常见的做法是“银行通过第三方服务平台与企业进行对接”这一方式。
例如,目前已有工行、建行等银行与目前的第三方网络融资平台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协议,联手拓展中小企业网络融资业务。2010年11月,上海农商行也与阿里巴巴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作范围包括为中小企业和“三农”信贷提供融资服务。
近年来,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的网络融资规模不断增长。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日前发布的一份监测报告显示:从2007年至2009年,网络融资的规模分别为2000万元、14亿元、46亿元人民币。至2010年年末,针对中小企业的网络融资服务放款规模总额约为140亿元人民币。
利弊双刃
网络融资“红火”起来的原因之一,首先是申请过程的简化、便捷。例如,在贷款申请的操作流程上,客户不需再东奔西走跑银行,只需要在线填写贷款申请,或者拨打贷款电话进行贷款申请。
此外,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很大,但目前仍未有切实的体系和方法可以全面解决这一融资难题。网络融资可以突破地域限制,这是目前金融机构无法做到的。同时,第三方机构能为客户提供便利和及时的服务——和银行、客户两个终端形成紧密型合作伙伴,各取所需,这也是网络融资的一大优势所在。
然而,风险问题始终是金融业务无法逃避的问题。网络融资也因其存在信贷风险隐患、监管缺失等问题备受争议。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林分析指出:网络融资存在风险,包括线上和线下。例如,企业可能为获取贷款或累积网上信用刻意制造一些网上行为;各个省份的信用体系不同,缺乏全国性的标准等,上海个人贷款公司!
但也有人士指出,由于和第三方服务平台合作,银行所发放的贷款更加有行业针对性,比如阿里巴巴的客户主要是中小网商,敦煌网的客户多为外贸中小及微小型企业;此外,银行若通过第三方服务平台与企业进行网络融资,则是增加了一层风险控制的保障。比如阿里巴巴成立了网上行为研究部门,在企业的信用评级外,为银行信用评级提供参考,其实是提高了贷款门槛。敦煌网也为银行提供卖家的信用信息。金银岛则为银行提供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业务量信息,作为授信额度的参考。